
台风“凤凰”逼近东南沿海,天空中阴云密布。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里,道路两旁的全运会旗帜被吹得猎猎作响。尽管是工作日上午,前来观看全运会滑板决赛的观众人数不少,其中不乏正值学龄的青少年。这里是参赛选手平均年龄最小的十五运赛场之一,众多“10后”已经站在全国顶级大赛的舞台中央。
13岁的小将邹明珂凭借最后一组动作逆转赢得滑板女子碗池冠军(新华社)
13岁的冠军想像好友一样登上奥运赛场
在上午举行的女子碗池决赛中,山东选手孟令妍在第二轮滑出86.60分的高分,给后续出场的运动员带来巨大压力。进入第三轮,多位选手为提升成绩尝试挑战更高难度动作,却接连失误。在邹明珂出场前,仅有一位选手顺利完成动作,其余六人均以掉板收场。
作为最后一位出场的选手,主场作战的邹明珂在登场前已锁定银牌。“已经确定是第二名,如果能反超就是惊喜。”或许正是这种轻松的心态帮助她连贯地完成了一整套高难度动作,获得86.92分,以领先孟令妍0.32分的微弱优势夺得金牌。邹明珂与参加了巴黎奥运会的队友郑好好年龄相仿,两人不仅因滑板结缘,平时还有很多共同志趣。邹明珂夺冠后,郑好好在场边激动落泪,既为广东队成功守住这枚金牌,也为朋友间的真挚情谊。
邹明珂(左)和郑好好(右)是兴趣相投、关系紧密的好队友(王竟成摄)
那种“飞起来时体会到的自由感”,以及滑行中“觉得自己特别帅”的瞬间,是令邹明珂痴迷于滑板的原因。带着这份热爱,她希望未来能像好友郑好好一样,站上更广阔的国际舞台,并最终实现出战奥运会的梦想。
父亲的“托举”让他走得更远
并非所有年轻选手都能如邹明珂那样在小小年纪就收获成功。同为13岁,主攻滑板街式赛的高承优,成绩没有这么亮眼。8岁时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滑板,他从此投身这项运动。起初,高承优只能在江阴本地步行街广场练习,随着技艺提升并入选江苏省队,对训练场地的要求也逐步提高。
13岁的高承优在滑板街式决赛中(新华社)
父亲是高承优最坚强的后盾,他辞去工作专心陪伴儿子,不仅驱车载着高承优往返于无锡、南京、上海等地训练,还运营社交媒体账号,承担了拍摄与剪辑等一系列工作。目前高承优的账号在全平台已积累近15万粉丝,随着影响力提升,他已拥有六家赞助商,覆盖滑板、护具与滑板鞋等专业装备。
滑板街式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相对较大,高承优的力量与速度处于劣势,前两轮滑行都出现失误,五轮技巧展示也仅成功完成一次,最终以119.68分位列第七。不过首次参加全运会的高承优心态平和,对成绩并未过分在意。高承优的父亲在现场为儿子加油助威,正是在父爱的默默“托举”之下,少年前行的步伐才能迈得更加坚实。
11岁的上海小将初登大赛,乐在其中
11岁的徐琳泷是本届全运会上海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选手,今年9月才刚刚升入六年级。女子街式赛决赛当天,她身着一件镶钻斑点狗图案T恤亮相赛场。两年前,她偶然目睹哥哥姐姐们在U形池中滑行,被他们的潇洒姿态所吸引,从此走上滑板之路。短短两年间,她就完成了从滑板“小白”到全国顶尖选手的大跨越。
11岁的徐琳泷是本届全运会上海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(新华社)
徐琳泷此次出征全运会,令同学们羡慕不已,但她并未因此放松学业。请假期间,老师每日通过网络发送学习任务与作业,完成当天的训练比赛任务后,她仍需回去完成功课。
与高承优类似,受年龄所限的徐琳泷最终以93.61分位列决赛末位,但这不会影响她的心情。能从半决赛突围进入决赛,对她就是胜利。经过混合采访区时,徐琳泷依然踩着滑板,像一阵风似地来去。“全运会的比赛氛围非常好,我还要多向姐姐们学习,继续提升自己。”还带着孩子气的她笑着说道。
九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