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1月8日晚,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手球项目半决赛在香港启德体艺馆举行。香港队21比24不敌安徽队,无缘决赛,但晋级四强已经是香港队的历史最好成绩,10日晚他们将与北京队上演铜牌争夺战。
赛前半小时,香港男子手球队主教练许文邦出现在启德体艺馆大厅,不时有观众和小球迷过来与他合影。
香港男子手球队主教练许文邦(蓝衣者)与球迷合影
许文邦告诉记者,战胜广东队晋级四强后,有些感觉不太真实,但这一切背后又并非偶然,“香港的手球发展不只着眼于四年的全运周期,而是从培训小孩子就开始布局。可以说,今天的成绩是长期积累的结果。打到半决赛,希望队员们能好好享受比赛。”
尽管赛前云淡风轻,但许文邦和队员们都暗暗较劲,期待着下一个“奇迹”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采访许文邦
在香港队晋级四强后,半决赛门票就成了抢手货,当晚5000张门票全部售罄。主场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,几乎要把启德体艺馆的屋顶掀翻。香港队的每一次进攻、每一次防守,都引来香港观众不遗余力的加油声,如此“魔鬼主场”让对手都忌惮三分。
虽然最终不敌安徽队,但许文邦对队员的拼劲表示满意。这支被认为历届实力最强的队伍,背后是队员们对手球项目的热爱和为之所付出的牺牲。由于手球未被纳入香港体育精英制项目,队员没有薪金;而且香港缺少手球馆,球队为迁就康文署的场地安排,训练常常是在平日上班时间。队中16名正选队员,仅有身为消防员的12号控球球员叶冠雄没辞去正职,其余15人均选择辞职或停薪留职全力备战。
香港队球员谢永辉(中)在比赛中射门
今年2月在启德体艺馆举行了全运会男子手球项目测试赛,当时香港队获得第二名,输给江苏队八球。球场上不难发现,香港队和对手在身高和体能方面的差距。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,香港队加强了体能训练;同时球员们还频繁去健身房增重,他们制定专属餐单,四处寻觅高性价比、高蛋白的食物,只为增强身体的对抗性。
本届全运会期间,当香港队全力出战的同时,当地媒体也报道了球队的幕后故事。10号队长谢永辉作为控球手为备战毫无保留地付出,他经营着一家体育公司,备战的两三年里错失了诸多发展机遇;1号守门员叶冠英是队里的老大哥,早在2001年广州全运会时就随队集训,他放下自己的物理治疗生意,自费去北京集训五周,还特意在启德买房以便靠近比赛场地;2号右翼球员黄泽桥辞掉教师工作,还推迟了结婚计划,备战期间他历经家人生病离世的悲痛,却依旧坚定信念要打好这次全运会。
香港观众走进球场为主队加油
业余选手能跟其他省市专业队叫板,甚至战胜对手,香港男子手球队在场上拼出了“狮子山精神”,也感动了许多香港市民。有当地足球球迷会自发印制必胜T恤,并且动员球迷到现场为香港队加油。香港市民孙先生是足球迷,他告诉记者,“香港的业余选手非常不容易,他们需要有更多人的支持。”他特地买了T恤请选手签名。

香港手球队队员为球迷签名
香港市民国先生早在几个月前手球比赛刚开票,就一口气买到半决赛的场次,他说:“我有信心香港队能进入四强。”国先生从中学开始打手球,那时跟许永邦是经常碰到的对手。如今他跟中学校友组了一支手球队,参加香港的手球联赛,“从幼稚园到小学开始,手球在香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。感谢香港队队员们有这么好的发挥,帮助推广手球项目,特别激动!”
赛后的启德体艺馆外,香港观众久久没有散去。当香港男子手球队队员鱼贯而出,大家争相要跟这些“英雄”合影。
香港手球队队员与球迷合影
展望即将到来的三四名决赛,谢永辉说:“我们会好好总结、好好休息。因为每个人都付出很多,我们有信心去竞争。”
九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